张辅忠,1889—1957.2.6,字僿无,别号佐时、一仁,浙江余杭良渚镇人,民国时期药业商人。少年时就有志科学救国,家贫辍学,未能遂愿。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到杭州任小学教员。以所得作学费,入安定中学。1913年入浙江公立医药专门学校药科第一期。1916年毕业,任夏超部第八团司药正,驻杭州。1922年(民国11年),应上海五洲大药房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五洲”)总经理项松茂之聘,任上海五洲固本皂药厂药部主任。
业余时间自修德、英、日三国外语,好学不倦,生活节俭。受项松茂赏识,结为挚友。1924年参加国民党,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张与五洲同仁积极参加上海各界罢工、罢市、罢课斗争,声援受难同胞。1926年12月,被选为五洲厂工会委员,1927年(民国16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出席上海市民代表大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愤而脱离国民党。同年9月,得项松茂资助,赴德国柏林大学化学系深造,在著名化学家曼涅希(Mannich)教授指导下,参与三价不饱和有机盐的合成研究,二人协作取得有机化学曼涅希氏反应新成果。1931年毕业,获药学化学博士学位。谢绝在德国工作的邀请,放弃优裕的生活条件,接受五洲资助,继续留德国研究和考察化学制药,调查生产甘油的成套机器性能和制造工艺过程。1933年(民国22年)7月,他带着替五洲固本皂药厂在德国购买的提炼甘油的成套机器设备回国回国,建立国内第一个甘油制造厂,担任厂长,从制造肥皂废料中提取甘油,后来该厂扩展为五洲第二制药厂。他所采用的提炼甘油新技术,使在制造肥皂时的副产品甘油得到充分利用,从而降低了肥皂的成本,提高了质量,使之能够同洋货相竞争。在担任五洲制药厂厂长期间,参加研制和仿制了30多种需要依赖进口的西药。并受聘在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和中法大学任教。带领学生,用五洲的资金、人力,先后研究仿制了红汞、维生素B1、磺胺嘧啶、化治梅、PAS、痢特灵、苯妥英钠、大风子钠、安乃近、牛痘疫苗、激素制剂等30多种一向依赖进口的药物,培养了一批制药人才,为我国药学化学工业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1947年,五洲董事会共推张任总经理。
上海解放前夕,张接受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指示,说服资方,将五洲药房准备拆运台湾的机器设备全部留下。1950年接受人民政府聘请,辞去五洲药房总经理的高薪职位,担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药政处处长,兼华东药品检验所所长、上海医学院药学院院长,被评为一级教授。1953年调任华东药学院(今南京药学院)院长。被选为中国药学会上海分会、南京分会理事长。同时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患肺癌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