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叶之后,上海成为了全国的经济贸易中心,大批的宁绍人为了谋生而赴沪从业。光绪初年,谢纶辉亦随着移民热潮来到了上海谋发展,在乡人的引荐下,他在上海咸康钱庄学业,由于他精明能干,极富理财天资,得到了咸康钱庄经理陈笙郊的器重,不久,陈笙郊即委以要职。陈笙郊是上虞小越人,他对这位来自同郡的老乡十分关照,后凡钱庄内的交际要务,陈均派谢纶辉打理。谢纶辉天性重义,且具有非凡胆略,经常能出奇招,化解一些钱庄间的棘手问题,几年之后,谢纶辉在钱业界积聚了很高的威信。
光绪十五年(1889年),陈笙郊发起成立北市钱业公会,谢纶辉作为主要参与者之一,选择谢纶辉为经理的钱庄闲置房成立了北市钱业公会。谢纶辉也亲任北市钱业会馆董事、总董等职。
光绪二十年,陈笙郊与镇海方性斋与金山黄氏合股创设“承裕钱庄”,董事会因欣慕谢纶辉的才华,一致公推谢纶辉担任“承裕钱庄”经理,当时的钱庄经理全权负责钱庄的运转,而董事基本不插手钱庄的业务。承裕钱庄创办后,由于谢纶辉操作稳健,钱庄业务蒸蒸日上,经营数载,承裕钱庄一跃成为了业中翘楚。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清廷准奏以官商合股方式开办中国第一家新式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定海人朱葆三以大股东身份出任总董,陈笙郊出任第一任华大班。华大班即为中方总经理,当时银行内一切存款、放款、资金运用、签订合约、选用职员等大权,均由大班掌握。陈笙郊出任通商银行要职后,其北市钱业会馆总董一职由谢纶辉续任,1902年,谢纶辉又被选为上海商业会议公所议员,谢纶辉一跃成为了上海钱业界举足轻重的领袖人物。
清末民初,私营钱庄与洋行之间经常会发生利益冲突,为了保护小资本的钱庄权益,北市钱业公会规定:“到期庄票,如遇钱业自行来收,即可当日解付同行之银,互相汇划;如遇洋银行来收,须解现钱,故再迟一天”。这项规定招致了洋商银行和外商商会的强烈不满,他们邀请钱业总董谢纶辉出席会议,会上,谢纶辉据理力争,说“钱业章程,外人不得干预,其庄票收授与否,权操于洋商”,随后即离席告辞,在谢纶辉的强硬态度之下,洋商不得不照常收用。谢纶辉一言九鼎之魄力,深得钱业界信服。
谢纶辉发迹后对家乡的教育事业十分关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姚北乡绅杨卣香首倡三乡学堂之议,在沪的谢纶辉等人闻之慨然提倡,并劝募于旅沪同乡会,允助学校常年经费每年大洋二千余元,诚意学堂成立后,谢纶辉担任校董。此外,谢纶辉还在泗门出资创办“核真学校”及“景棋学堂”,每学期按时从上海钱庄划拨现洋到校,从不拖欠。鉴于他热心教育事业、造福桑梓的义举,教育部特奖给他三等金质嘉羊勋章。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时任中国通商银行华大班职务的陈笙郊在病重之际,向银行董事会举荐谢纶辉接替己职,获得董事会通过,谢纶辉成为了中国通商银行第二任华大班。谢纶辉接手中国通商银行后发现行屋已陈旧不堪,银行的业务发展受到了限制,遂向董事会提议重建银行大厦。光绪三十二年,经董事会筹备,中国通商银行新大厦正式开工,大厦由英商玛利逊洋行承揽设计,建筑名师格兰顿绘图,外观呈英国哥德式建筑风格。建成后的银行大厦,在十里洋场宛如一棵闪亮的明珠,十分豪华气派,落成开张之时,全上海轰动了,国人无不为此盛举扬眉吐气。
谢纶辉执掌中国通商银行业务长达十四年之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谢纶辉又兼任了赓裕钱庄经理,并投资上海怡大、同余、恒祥、聚康、汇康等钱庄,参股轮船招商局,成为了名震上海滩的金融巨子。
谢纶辉一生提倡勤俭生活,但对慈善公益事业,却每每出手大方。民国六年,他慨然出资二万四千银元,置田二百余亩;灶地五百三十五亩,在泗门建造“希范”义庄,乡里凡有穷乏无靠者、丧葬无力及客死无所归、失火无所居者,义庄悉数恤之。1918年,大总统冯国璋题奖“敬宗睦族”匾额,以褒奖谢纶辉建庄义之举。
谢纶辉是泗门谢氏十五房之后,因该房世代清贫,房内支祠久无创建,谢纶辉发迹之后,在泗门东岳庙西南建造了谢氏十五房祠堂。1919年,谢纶辉去世,乡人把十五房祠堂称作“纶辉祠堂”,以表示对这位善士的感念与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