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平
朱五楼(1861—1920)字五楼,湖州和孚镇荻港人。祖上原籍徽州,因避战乱,迁入湖州,后在荻港定居。清末民初金融业商人,有“赤脚财神”的称号。
商业历程
朱五楼幼年贫困,少年时代只身一人,赤脚持一把雨伞,进入上海苏州程家钱庄当学徒,曾被老板称为“赤脚财神”。程家拥有福康、顺康、福源三大钱庄,为北市钱庄业的首领。朱五楼在程家钱庄中练就了精通业务的本领,并有双手快速打算盘的技能,时人称为“飞朱”。1917年,上海钱业会商处改组为上海钱业公会,朱五楼当选为首任会长,并直担任这个职务到去世为止。辛亥革命后,陈英士任沪军都督,为筹集经费,曾向朱五楼提出要提用上海道库银存款。但上海道台刘襄孙已逃入租界,把存款的存折、前任移交清单等送交上海领事团团长、比利时驻沪领事馆。比利时驻沪领事馆以西方各国没有承认革命政府为由,拒绝将存折交给陈英士。陈英士乃向朱五楼洽商,希望能有一个通融办法。朱五楼则坚持“上海钱庄章程”的规定:“认票不认人”,必须凭折付款。两人在闸北湖州会馆谈判多次,不得要领,陈英士即把朱五楼软禁在湖州会馆。陈、朱两人同为湖州人,陈英士的侄子陈果夫是朱五楼的女婿,陈英士的哥哥是朱五楼在湖州的帐房,双方关系一直很好,而今为了上海道库银争吵不休。两天后,经陈果夫奔走双方,终于达成了都能接受的方案,即由中国银行出具借据,向福康等存有库银的钱庄借款,待存折归还都督府后,由都督府凭存折取回中国银行的借据。风波之后,上海各报对陈英士评价很高,认为陈英士能大公无私,虽是姻亲也不徇私办理。而上海钱庄业更加信任朱五楼,在枪口之下,仍能照章办事。一场风波,却提高了双方的地位和信誉。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上海开始罢工、罢市、罢课支持北京,而罢市关键在钱庄业。当时上海中小型商业来往大部分都通过钱庄,只要钱庄罢市,上海商业就会跟上。朱五楼以上海钱业会会长的身份签发了钱业罢市诀议,有力地支持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后,朱五楼提出了利用复市之际,停止使用外国银元的动议。朱五楼在支援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和发动上海罢市以支持北京五四运动以及抵制外国银元流通等活动,具有一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