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平

经元善(1840—1903),原名高泉,字莲珊山(后也作莲山),号居易子、居易居士,晚年号剡溪聋叟,笔名沪滨呆子、汨罗江后学等,浙江上虞五驿乡(今驿亭镇)驿亭人。清代著名商人,主营制造业、五金业和金融业。父经纬是上海富商,因接济军饷功,清廷授主事加员外郎衔。经元善首创协赈公所,受清廷嘉奖十余次。后涉足洋务企业,成为成功的洋务企业家。热心教育,创办经正女学,开中国女学先河。

商业历程
       清同治四年(1865年)继承父业经营钱庄,并从事慈善事业。光绪六年,受李鸿章委任,入上海机器织布局任驻局专办商董会办,开始涉足洋务企业。采用资本主义公开招股的集资方法,收到效果,却遭织布局官方代表排挤,退居家中。光绪七年(1881年)夏,被李鸿章委为上海电报局会办后,受总办郑观应的委托,积极推进津沪电报线的建设和上海电报局的创建工作。光绪八年,中国电报局改为官督商办,集股湘平银8万两。经元善本着振兴民族实业的意愿,再入股1万两成为主要股东之一。光绪八年三月,接任上海电报局总办,任职至光绪二十六年,苦心经营长达18年。在任期间,善于经营管理,他认为企业中有人才有一切,只有任用称职的管理人员,企业才能兴旺发达。经元善就任总办后改进服务,节省开支,不到一年就使上海电报局扭亏为盈。光绪二十年起,中国电报总局开始分红,总局督办盛宣怀提出按营收多寡分配红利的方案。据此全国共派发花红5722.78原,上海电报局得益最多,可得1408.32元,而烟台济宁局等有一定数量的转报和来报,营收甚少,分红只得4.32元和1.35元。经元善知道后,认为“临时戒苟得,取之当有道”,在两天之内三次致电盛宣怀,提出他的主张是:少分花红,多留积累;不仅按营收多寡分红,还需照顾边远局所、中转电报多的局所和线路工人的劳务支出;要按年提大修公积一成。企业红利“应以一半归股东余利,按股照派,以一半归在局花红,均年酌给”,使企业、股东、职工三方得益。由于经元善的主张,虽使上海局在光绪二十一年至光绪二十五年少得花红16.5万余元,(当时中国电报局的全部资金为80万元),却体现了他的长期观点和全局观点。经元善还主张电报局应“自办电报材料厂”、“不信仰求他邦”。使电报局成为当时成功的洋务企业,受到洋务派官僚及中外绅商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