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乾麟(1863—1952)余姚人,清代商人主要从事机器制造业,系20世纪30年代前旅沪绍兴商帮领袖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慈善家。
我国近现代著名慈善家徐乾麟,家境贫寒的他只受了六年的私塾启蒙教育,由于天资聪颖,勤学苦读,成绩优良,屡次受到塾师的称赞。1875年只有13岁时,因母亲无力培植他读书,只好托人介绍,到上海源兴祥洋酒烟糖店做学徒。因为时常接触外国人而不懂英语,徐乾麟就在晚上发愤自学《华英合璧注解》,一年后就能站柜和外国人做生意了。由于他待人接物谦恭有礼,深得中外顾客的喜欢。三年满师后,他经友人推荐,应江苏镇江“复昌办馆”(办馆是专营外国水兵生意的)的聘请,于1884年春离沪去了镇江。由于他克勤厥职,经营有方,复昌办馆的生意蒸蒸日上。上海的同行听到徐乾麟在镇江干得很出色,就聘请他为上海浦东洋栈的经理,主持仓库业务。
1894年,中国红十字会在上海成立,徐乾麟是早期会员之一,他竭尽会员义务,兢兢业业工作。当时鉴于上海烟馆(抽鸦片的铺子)林立,荼毒生灵,他约请了上海的一些名流,集资收买了南城、信大两个烟馆,将所有烟灯、烟枪在张园付之一炬。又继续购买了原烟馆附近的房屋,修葺后成立上海商品陈列所,自任所长,这个上海商品陈列所对宣扬国货、抵制列强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作用。
在当时的上海工商届中,绍兴府所属七县的人数相当多,俗称“绍帮”,早在1737年由谢姓余姚人偕乡友,食力于沪”,久之“冠领其群”,于是他倡议集资建同乡会所,在同辈挑夫中“担征其一(文)”,筹得一千余文。旅沪浙绍钱业、炭业、豆业等商绅纷起响应,所谓“郡之慕义者,闻风而起,附而益之”,就在城之北门(宴海门)二十五保购地建造殿庭,供奉正已玄坛神,取名浙绍公所。后徐乾麟、嵊县商界名人王晓籁和本邑银行泰斗宋汉章等人,又共同发起、组织了七邑旅沪同乡会。绍兴旅沪同乡会所从事的事业也具近代色彩。同乡会成立时确定其宗旨是“联络乡谊,图谋本籍及旅沪乡人之公益”,其从事事业主要有:慈善事业,教育事业,和解旅沪乡人之争议,救助旅沪乡人之损害,维护旅沪乡人之职业,改进旅沪乡人之风俗等。
同乡会设立不久即于1912年开办商业补习学校,专招旅沪习商的同乡子弟补授普通学科及商业专门知识(包括专修英文课)。1927年上海静安工艺社印行中山郑静安编《实验家庭工业制造讲义汇编》一册中,有编者照片、办公室照片、腾冲李根源书额、余姚徐乾麟序及插图。同时,徐乾麟还主持并参与了绍兴旅沪同乡会组织的以下一些慈善事务:1918年同乡会组织临时治疫医局,派中西医生携带药品至上虞、余姚等时疫发生地,施诊给药;1922年绍兴飓风、海啸、暴雨成灾,同乡会募集赈款达55万元,并协助建筑上虞海塘;1931年汉口大水,同乡会与宁波旅沪同乡会、四明公所合组宁绍急救汉灾会,筹垫款项,公推人员,随带粮食药品,订定船只赴汉赈救被难同乡回籍;为改善绍属地区进杭赴沪的出路,同乡会于1923、1925、1933年几次捐募资金改良钱塘江、曹娥江义渡,增添船只,协助建筑钱江第一码头、月台、凉棚及旅客休息室等。
1915年,徐乾麟在与王晓籁共同创建了“万国赈济会”的基础上,又同上海工商界的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发起、组织了“中国济生会”,其会务非常广泛,诸如施放衣米、送诊给药、舍棺助葬、掩埋暴死,甚至挖井浚河、修路铺桥等等,乐善好施,其费用全靠募捐应付,每年开支达数百万元。1917年夏秋之际,河南黄河决堤,灾民无数,徐乾麟应河南督军赵寿山的敦请,在上海募款六十余万元,派员会同当地政府发放赈济款与衣食;1918年,陕西关中地区久旱不雨,赤地千里,他派冯仰山赴灾区,发放了赈款五十余万元。1920年,辽宁、河北一带水灾严重,受督军卢永祥的敦请,他主持赈务,但筹款困难重重,便通过英籍犹太人富商哈同财团的二位重要人物黄宗仰(即乌目山僧)与姬觉弥(哈同的总管)的斡旋,商得哈同夫人罗迦陵的同意,以开放哈同花园的门票收入集款,第一个星期门票收入达一万多元,连同上海工商界募捐来的,得款一百十多万元,用以救济灾区人民。1919年,徐乾麟与宋汉章、施则敬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华慈善团全国联合会,这一慈善协调机构的出现,使上海原来分散的各慈善机构改变其各行其事的局面,开始携手合作,共同救济需要救济的人们。
20年代初的上海,失业人数激增,农村中大批农民流入上海,“上海大亨”徐乾麟见到这种情况,为了给这些人找一条谋生之道,就在江湾购置土地数百亩。于1922年 徐乾麟等在江湾镇南建模范工厂,在上海首次生产橡胶制品。徐乾麟等人创办的模范工厂又增设橡胶分厂,厂址在江弯火车站西边,生产双十牌人力车胎、小皮球、橡皮玩具、皮鞋底、橡胶零件等,到1931年,有员工二千多人,因无力与洋货抗衡,经营数年终于停业,厂房毁于“一·二八”战火。徐乾麟在江湾办了这个“游民工厂”同时,还发行“游民慈善彩票”。为筹措更多的救济资金,即以上海慈善救济会的名义,在原先由徐乾麟发起发行的《上海游民慈善奖券》的基础上,正式发行了综合性的《上海慈善救济奖券》。
徐乾麟还曾是尊圣善会的会长,该会以阐扬尊重圣教道德,救济社会等慈善事业为宗旨。该会开办以后,向贫民赠送治痧疫、痢疾等药品,举办施衣施材、施茶、施米、施诊给药等善举。上海沦陷期间,举办难民收容所、济贫贷金及设立尊圣义务小学等事业。
此外徐乾麟在任谋得胜利洋行华人经理时,还经营过中国戏曲唱片,1924年,经理徐乾麟因自己年老而感力不胜任,将公司所拟订的计划,交与其子小麟执行办理,并委托郑子褒协助。在1937年上海各界为徐乾麟举行旅沪六十周年纪念活动中,七十五高龄的他“行不执杖,健壮一如五十岁的人”,被上海各界称为“社会救星老好人”,办理慈善事业六十年如一日,到了七十五岁的他,只要是慈善方面的事他都事必躬亲。
徐乾麟最后办的是“乐善山庄”,是专司掩埋“路有冻死骨”的。那时,每至冬令,大街小巷冻饿而死者日以百计,均被他一一埋葬,魂归西天。
1952年,徐乾麟病逝于上海。整整半个世纪,徐乾麟先生创办了上海商品陈列所、万国赈济会、中国救济妇孺总会、各省义振会、闸北救火会、中国济生会、闸北水电厂、中华慈善团等等企业或组织,救生葬死,极尽辛苦,行善一生,功绩卓著,识与不识者,均同声钦敬,这正是慈善事业惠及黎民,一生心血载入史册。(谢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