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业

中国的茶叶虽起源于巴蜀,但浙江的茶文化却在中国茶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西汉时期,巴蜀地区已有茶市;秦汉间,随着各地经济与文化交流的加强,茶叶逐渐向东、南部传播;三国时的东吴地区是茶叶传播发展的主要地区;自两晋起,到南北朝,南方茶叶的生产、饮用、商贸均得到长足发展。自唐中叶后,中国茶叶生产技术中心正式转移到长江中游和下游,大大促进了江南制茶技术的提高,当时的皇家茶院设在顾渚,湖州紫笋茶属贡品,绍兴、婺州、湖州等地形成运销茶叶的街市,两浙成为全国茶业的中心之一并一直延续至今。浙江茶文化在中国茶文化史上占具着重要的地位。

隋前 · 隋

浙江茶事始于汉。这从1990年湖州一处东汉晚期砖室墓中出土的青瓷贮茶瓮中可以见证。又从西汉东方朔的《神异记》一书,所述及的丹丘子引余姚人虞洪至瀑布山采茗记载中也可以见证。

三国时的东吴地区,是茶叶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区域。吴国君主孙皓在宴饮时对韦曜“密赐茶荈以代酒”。

自两晋起到南北朝,南方茶叶的生产、饮用和商贸均得到长足发展。南北朝时,有史料记载,“南朝宋,乌程温山,距县西北20里,出御荈”。

隋朝成书的《永嘉图经》云“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

唐朝
宋元
明朝
清朝
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