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造船业 如果说7000年前的宁波先民以“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开创了浙江的航运造船业的话,那么大禹东巡时的“水行乘船,陆行乘车”,在到达今杭州时“舍杭登陆”的“余杭”说法,已不再是一个传说。 隋前 · 隋 据史料记载,杭州、宁波一带的水运十分发达。七千年前的宁波先民,就已经“刳木为舟,剡木为揖”。而杭州的“杭”,在古代则是“船”的说法。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大禹东巡时“水行乘船,陆行乘车”,在到达今杭州时“舍杭登陆”,于是便有了“余杭”一说。四五千年前,在如今杭州的水田畈、老和山以及良渚一带,就已经有了原始的码头。 西周时,人们甚至可以从宁波古港乘船,一直到达当时的周天子都城——镐京(今西安一带)。 春秋战国时,越国的造船业兴盛。当时,有专管造船的官署,有专业造船的基地。据《越绝书•记地传》记载,越王勾践称越人“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勾践兴师伐吴,就有“戈船三百艘”,按船体大小,分大翼、中翼和小翼。 秦汉时期,会稽已成为全国五大海运商埠之一。 隋朝,越州大量伐木制造船只,成为造船基地之一。隋炀帝时期,京杭大运河开通,沟通了南北经济,促进了以杭州为中心的浙江地区经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钱塘江北岸杭嘉湖一带的经济发展。杭州作为运河的终点,加上钱塘江流域固有的水上优势,使得杭嘉湖地区以及钱塘江两岸的商业往来十分便利,杭州已成为江南地区人员与货物的集散中心。 唐朝 隋朝开通的京杭大运河促进了南北地区的交流和发展,也促进了钱塘江北岸杭嘉湖一带的经济发展,杭州作为运河的终点,成为江南地区重要的人员和货物集散中心。到唐中期,杭州已发展成为“珍异所聚、商贾并辏”、“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鱼盐聚为市”这样一个大都市。 唐朝,明州(今宁波市)是对外出口的重要港口,以海上贸易著称,宁波人到日本经商也已很多,他们住在鸿胪馆里。嘉兴府与日本,高丽通商。越州(今绍兴市越城区)大量伐木制造船只,成为造船基地之一,具备制造跨海战船的能力。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越州总管曾督造”大偶艎舫”(即双体船)1100艘。 中唐以来,明州的造船业迅速崛起,当时的船场,已经能够制造25至50吨以下的海船,造船技术东传日本;且明州也已成为中日“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 吴越国时期,为发展海外贸易大力造船,与高丽、日本等国进行贸易。彼时,湖州所产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天竺等国。 五代时的温州,“航海收入,岁贡百万。” 1974年,在姚江出海口发现一条正准备出口朝鲜、日本的沉船,船上满载越窑青瓷等各种瓷器。 宋元 北宋时期的对外贸易港口,除了明州港外,又新增了杭州港。北宋政府在两港设立市舶司,明州港与杭州港的对外贸易走在全国的前列。北宋的温州造船名列全国前茅,有诗赞美:“城脚千家具船楫”,“一片繁华水上又”。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后,复置造船监官于明州;民间造船业以制造海船和商船为主。 南宋期间,因东南诸府经济繁荣,临安、绍兴、明州府之间水陆交通繁忙,绍兴内河船只增多,船舶修造业进一步得到发展。 元代,庆元(即宁波)可根据海运及河运的不同特点,制造出不同功能的海船与河舟。并在温州设立市舶司,成为国际通商口岸。 明朝 明代,宁波是与日本贸易的唯一港口。 明洪武四年(1371年),为防止沿海居民出海与方国珍所部及倭寇沟通,实行海禁。 正德年间,私人海上贸易兴起;当时有军用造船业和民用造船业两块,宁波设有主要军用造船基地。 至万历末年(1619年),倭寇平灭,海上交通逐渐恢复。 史料记载:因漕运需要,明政府曾下令温州与明州(今宁波)建造百余艘遮洋船。 清朝 清中、晚期,国内的不少民族资本家投身于航运业,他们在宁波与舟山两地同时建立起90多个渔业公所,促使大批的轮船与汽船企业崛起。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清政府宣布消除海禁,允许造船出海,然而40年的海禁阻遏了造船业的技术进步,浙江温州、台州、宁波造船航运业在与外国的远洋运输竞争中处于劣势。这种停滞不前的状况一直到洋务运动的兴起,引进西方技术才得以改进发展。 清时浙江不少民族资本家投身于航运业,像海门陶祝华,与他人在上海创办越东轮船公司,购置“永利”、“永宁”轮航行椒沪、椒甬线,椒江始有航运客轮。镇海戴嗣源创办的戴生昌内河官轮局,是最早的内河轮船公司,行驶苏州、杭州、上海、嘉兴、湖州各埠,以后扩充航路,轮船多至20艘。后又与人创设以修造小火轮为主要业务的上海荣昌机器厂。还有被称之为近代海产业先驱的鄞县张尊三,开办德新海产号。同时在上海开办元记字号。收购销售日本偏僻的北海道鱼翅,逐步成为海产业的巨头,并垄断北海道当地相关产业。另外,鄞县的张延钟于1899年与人在上海创设恒昌机器厂,修造内河小火轮。20世纪初获得迅速发展,闻名于上海制造业。1923年创设恒安轮船公司,经营航运业。 镇海李也亭为清朝末年航运业巨商,初拥有沙船十余艘,每艘值银数万两,经营业务主要在江浙沪和京津之间,一度垄断江浙沪的沙船业,是旧上海著名家族商业集团“小港李家”的创始人。他独资创设久大沙船号,不久后又斥资收购上海黄浦江码头一座,命名为久大码头。 清中、晚期及民国初期,宁波与舟山两地同时建立起90多个渔业公所,促使大批轮船与汽船企业崛起。 清代浙江造船及航运业总体不及明代,这与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和现代机动轮船的出现,以及清政府闭关自守政策有关。 民国 从1912年始,浙江民族资本外海和内河航运业进入发展壮大时期。据粗略统计,新建的规模较大的轮船航运公司就有26家。1914年,虞洽卿集资20万元在家乡——宁波镇海县龙山乡(今属慈溪)创办三北轮埠公司,并耗资200万元,筑起一条1公里长的海塘,建立码头,同时造了一条4公里长的小铁路通龙山,建设一座小型火电站,并架设至镇海的通讯线路。但不久因泥土淤积,轮埠码头报废。公司迁至上海,在宁波、镇海、舟山设立分公司。三北轮埠公司最初以“慈北”、“镇北”、“姚北”3艘小轮行驶宁波、镇海、余姚航线。1926年买进了“宁兴”轮,才参加沪甬航线。三北公司1918年只有20万元资金,其后增资至100万元,盘进了英商鸿安轮船公司,开辟了南北洋航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交通受阻,运费猛涨。虞洽卿变卖了上海升顺里等房产,再为三北公司添资百万,续购江轮五六艘,发展沿海及长江上游航线。这时的三北公司已不仅是浙东南一隅的小轮船公司,而一跃成为全国性大航运企业了。1922年,朱葆三联合定海商人许廷佐集资32万元创办舟山轮船公司,公司虽设上海,但主要经营海门至上海航线,使海门的轮船海运业跃上了一个新台阶。1922年,温州商人吴荣华创办了温州第一家外海轮船公司——胜利汽船局,开辟温州至福州、汕头航线,营业兴旺。1927年,温州大航海商王荟芝出资11万元创办华盛汽船局,开辟温州至南北洋及长江各口长途航线,成为温州最大的轮船企业。这一时期,浙江内河航运业的发展更为迅速,特别是经济发达的杭嘉湖地区,内河轮运企业的诞生如雨后春笋。据浙江省政府公报记载,杭嘉湖地区1914—1927年期间已领取部照开业的轮运企业达95家。1915年,王清记商号改称王清记轮船局,有轮船4艘,20年代又添置多艘,开辟杭州至苏州,盐官至硖石,长安至崇德及乌镇等航线。1919年,刘合记商号主刘颜与长兴商会会长钟学书、富商刘万青等合资在湖州开办长杭轮船公司,聘何焕章为经理,开辟湖州至杭州夜航轮船,客货兼营。以后又把航线延长至长兴泗安,并开辟杭州至苏州航线。钱江内河航运企业主要有钱江商轮公司、振兴轮船公司、杭诸汽船公司、钱浦商轮公司。1912年,俞炜接办钱江公司后,船队迅速扩充,至20年代初,除在杭州设总公司外,又在富阳、桐庐、兰溪、严州、临浦等处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公司规模大增。交通运输业是经济的动脉,它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浙省整个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浙江的航运业在30年代也有了较大发展。外海轮船航运业中轮船吨位等级有了明显提高,1000吨级以上、3000吨级以下的轮船由1911年的3艘到1935年增至9艘,500吨级以下的小轮船由1911年的7艘到1935年增至78艘,增长了10倍多。外海轮船业的中心在宁波、海门、温州等地,基本上形成了中国民族轮船占优势地位的航运格局。杭嘉湖地区的内河航运竞争激烈,到1932年共有小轮企业43家,拥有汽船86只,计988.13吨,航线遍及各主要内河,并延至上海、苏州等地。内河航运企业多为民营,但规模最大的还是1930年浙江省建设厅承租的招商局内河轮船公司(承租后改名为浙江省内河轮船营业处)。该公司由政府经营。30年代初浙江境内开始有了航空运输。1933年10月,由中美合资的中国航空公司经营的上海一(宁波)一温州一福州一厦门一汕头一广州航线正式开航,在浙江境内起降于温州江心屿水上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