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业 浙江烧瓷历史悠久,从新石器时代早期一直到明中期,其陶瓷业的发展在全国都有着重要地位。 在浙江北部杭州湾以南的宁绍平原曾出土过河姆渡文化时期的陶器。这些陶器以夹炭黑陶为主,均为手制。而在良渚地区则发现了铜石并用时期的陶器,以轮制为主,兼有手制与模制,不难看出在烧制工艺上比前时期有所进步。随着制陶技术的发展,先民逐渐发现用当地所产瓷石、高岭土作原料,在高温烧成下,可以提高陶坯的机械强度,并且在胎表面施釉,不仅可以增添色彩、而且便于洗涤。这一发现促成了原始瓷的出现。在浙江的绍兴、萧山、诸暨、德清、吴兴等县市发现了商至周代生产原始瓷的窑址。这些窑址范围大、堆积层厚、产量相当大,其中多处是呈长条形,由下自上的龙窑遗址。同时在这些地方也发现了秦汉原始瓷窑。从慈溪上林湖发现的汉代窑址可以清楚看到由原始瓷向瓷器演进的整个过程。位于上林湖两岸的黄婆岙、横塘山窑出土的瓷器,胎质细腻,烧成温度适中,在口、肩等局部上釉,属于原始瓷窑;而吴石岭西麓窑址烧制的青瓷晷与罐,瓷胎致密、呈浅灰色,清釉釉层均匀,釉色青翠,已进入原始瓷窑与瓷窑的交替阶段:湖西岸的周家岙和桃园山窑,出土瓷器品种增多,釉层均匀,釉色淡雅,胎釉结合紧密,已可称得上是真正的瓷窑。 六朝时期,浙江制瓷业发展迅速。当时越窑、瓯窑、婺州窑、德清窑、南山窑区都是窑场林立,随后各自发展成为庞大的瓷窑体系。瓷器手工业成为当时重要的经济部门。当时北及德清,南至永嘉都有制瓷作坊尤其是钱塘、匝南岸绍兴、宁波一代较集中。而在唐代,上述各窑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中唐以后匣钵的创用,更使越窑成为一代名窑,促成五代时期越窑青瓷的新发展。 宋金时期,继越窑而起在江南又有一定影响的是龙泉窑。龙泉窑的早期产品在器形、装饰及釉色与越窑、瓯窑和婺州窑有类似之处,可以看出龙泉与上述瓷窑的渊源关系,反映了浙江地区青瓷的时代风格与地区特色。北宋中期以后越窑、瓯窑趋于没落,龙泉窑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南宋以后龙泉窑得到迅速发展,青瓷质量显著提高,烧成功粉青、梅子青等青翠娇艳的釉色。明代中期以后浙江制瓷业开始衰落,全国的制瓷中心转移至江西景德镇。 尽管明中期以后,浙江制瓷业的发展速度开始缓慢,但曾经辉煌的制瓷工艺依然在民间流行并发展。对现代龙泉青瓷“雨过天青云破处,梅子流酸泛绿时”的工艺、色泽的赞美正是这种积 淀所呈现出来的,并不是偶然。 隋前 · 隋 浙江的陶瓷业有其辉煌的历史。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近年来大量出土的七千年前的夹炭黑陶,制作虽然简单粗糙,但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我国先秦文明的一个典型实例。 距今四五千年的良渚文化,陶器的制作已经比较细致。表面更加光滑,且有光泽;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如:鼎、鬲、碗、杯及瓮、罐等,已作为炊具、餐具和储物器皿被广泛使用。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陶器兴盛。 商周时期,浙东的制陶业获得新的突破。印纹硬陶与原始瓷的相继出现,特别是原始瓷的成功烧制,使浙东的陶瓷业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 众所公认,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出现当在东汉。东汉时期,陶瓷业从原始瓷器进入到瓷器阶段。丰富的瓷土矿藏,先进的烧制技术,胎釉配方及窑炉结构,使浙江成为制陶瓷的主要产地。当时最著名的四大名窑便是:越窑、瓯窑、婺州窑和德清窑。这一时期瓷器的主要特点是:胎质细密,呈青灰色;釉质莹润,具有玉质感;釉色深缘,色泽纯正;且坯釉结合紧密。难怪唐代诗人陆龟蒙要写诗赞叹:“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一时期的瓷器,已取代了一部分陶器、铜器与漆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用具之一。被广泛用于餐饮、陈设、文房用具及丧葬冥器等处。陶瓷还被大量运用到文具中,如笔筒、水盂、砚等。水盂的功能虽只是磨墨时盛水用的,但造型却很丰富,有蛙形、兔形、鸟形与牛形等样式,装饰特点比较明显。 三国、两晋时期,江南陶瓷业发展迅速,相继在萧山、上虞、余姚一带出现了越窑、瓯窑、婺州窑等著名窑址。所烧制的器物注重品质,加工精细程度可与金、银器相媲美,作为当时名门望族的日用品。这一时期的器物上,常有表现生活场景的纹样。刻划细腻且逼真,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从而给今人研究建筑、音乐、舞蹈、宗教、畜牧等方面的课题提供了佐证。一些生活用品,如虎子、烛灯、油灯、水盂上,大胆地使用了夸张变形的动物形象,多方面地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意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有关越窑、瓯窑、婺州窑、德清窑的情况,大致介绍如下: 越窑:越窑位于今绍兴一带。越窑青瓷是我国最早的瓷种,其工艺水平在当时领先世界。越窑青瓷的用途,一是作为皇室贡品与民间使用;二是出口海外。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东亚、东南亚、西亚、非洲及欧洲等地。晋朝时,越窑烧制的天鸡壶、盘口壶、四耳壶和羊形器等青瓷,还销往南洋、日本等地。 瓯窑:瓯窑位于今永嘉地区。东汉时期,瓯窑已烧制出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到了西晋,其瓷器的烧制技术已相当成熟,釉色淡青,称为“缥瓷”。东晋时,在永嘉罗溪夏壁山已烧制出褐彩青瓷。 婺州窑:婺州窑位于今金华地区。当时属东阳郡(唐代才开始称“婺州”)。解放后,金华各县均发现有魏晋时期的瓷窑遗址及墓葬青瓷。婺州窑的瓷器呈淡青色,且品种繁多。主要销往江苏与福建等地。 德清窑:德清窑位于今德清一带。德清窑以烧制黑瓷为主。从东晋一直延续到南朝。 唐朝 唐代由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瓷器生产出现了遍地开花、互相争艳的局面,形成了“南青北白”的陶瓷业格局。慈溪上林湖越窑是当时南方青瓷中的杰出代表。除越窑外,婺州窑与瓯窑也是浙江的两大陶瓷业中心。 自中唐开始,越窑青瓷生产发展迅速。唐至五代,是越窑的盛销期。唐政府注重海外贸易,越窑除贡奉朝廷外,外销数量很大。吴越王钱镠重视海外贸易,在日本的福冈、平城等地均发现有唐朝时期的越窑青瓷。在东南亚、南亚、非洲、红海沿岸、西亚等地也有这一时期的越窑瓷器。今伊拉克巴格达阿拉伯博物馆和柏林塔雷姆博物馆,均藏有唐及五代时期的越窑瓷器。 晚唐时,越窑的制瓷工艺进一步提高,品种繁多,质量居全国之冠,并大量输出海外。 五代时期,越窑青瓷继续发展并达到顶峰,出现了“类冰类玉”的秘色瓷。 宋元 宋代的陶瓷是史上鼎盛期。“宋瓷”闻名世界。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被命名为我国的五大名窑。宋瓷的形制优美,高雅凝重,不但超越前人的成就,即使后人仿制也少能匹敌。 五大名窑中的哥窑,创始者为浙江处州的章氏兄弟。哥哥章生一所烧者为“哥窑”;弟弟章生二所烧者为“弟窑”,又名龙泉窑或章窑。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裂纹开片。这种裂痕是由于釉与胎的收缩率大小的不同,有的称为鱼子纹、蟹爪纹,也有的称为百集碎。釉色有粉青、米色,釉中出现大小气泡,瓷胎显黑褐色,口缘显出一道褐色边,称为“紫口铁足”。 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朝廷在凤凰山与乌龟山两处设立南宋官窑,即内窑与郊坛下窑,由修内司负责监制宫廷御用青瓷。 南宋后,越窑虽衰落,但传统制瓷技术仍为龙泉窑所继承。 明朝 从明朝开始,陶瓷的窑址几乎都集中在景德镇。当时,无论官窑还是民窑都偏向于彩绘瓷器。瓷胎也趋向薄、细、白。坯身上的记款式样,便从此开始。年代、堂号、人名一一具备。使研究与考证者可以确切辨认。 当时的浙江窑业主要是陶窑、灰窑与炭窑,大都烧制陶瓮、瓦罐及缸等一类的日常用品和育蚕用的一些器具。 杭州的钱塘、仁和、富阳与余杭,都有造砖瓦的窑穴和烧石灰的灰窑。嘉兴府以嘉善县的干家窑陶业最为著名;湖州府各县也有陶业,它们制造陶瓷、瓦罐、缸等日常用品。而山区的安吉、武康、孝丰等县,则以炭窑业出名,主要是制造供应育蚕用的器具。 清朝 清代浙江窑业分陶窑、灰窑、炭窑,杭州的钱塘、仁和、富阳、余杭都有造砖瓦的窑穴和烧石灰的灰窑。嘉兴府以嘉善县的干家窑陶业最为著名。湖州府各县也有陶业,制造陶瓮、瓦罐、缸等日常用品,但以山区安吉、武康、孝丰等县的炭窑业为最出名。主要为了供应育蚕之需。 诸暨徐兆佳祖辈以陶为业。1908年经营三和坛行、晋和坛行,从事烧制酒坛,同时收购优质酒坛,专销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