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桑养蚕始于唐代。据调查,石佛乡白马村的三元自然村,是个唐时已经存在的古老村庄,而它的原名就是“桑园”,顾名思义,当时该地种桑养蚕已有一定规模。后来因棉花的广泛引进,桑树仅利用田头地角和房前屋后零星栽种,蚕茧产量相应减少。北宋《元丰九域志》载:“衢州土贡棉100两”。绵即丝绵。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西安县额征:夏税丝46544两。清代耿乱之后桑园衰落。光绪二十四年创办农务局,从蚕桑入手。著有《农林桑说》出版,提倡蚕业。民国以后,办模范桑园及女子蚕业传习所,以资提倡。清代,常山少许农户纺织土布和麻布,多为自给.民国初年,龙游县第一贫民习艺所分设纺织部,为机器纺织之开始。
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即在衢城设茶务场实行专卖。明嘉靖年间,西安县每年向礼部进贡芽茶4斤。产区有南山北山之分。南山茶以柯山点为最佳;北山茶以深山重雾的双桥、银坑、华坑等处为优。明崇祯四年(1631年),《开化县志》就有“妇子携篓满摘而归”和进贡“土贡芽茶四斤”的记载。光绪二年(1876年),华埠镇万泰源茶号开业,有资本17万银元,收购毛茶,加工精制箱茶。清初,县内四乡皆产茶。嘉庆、道光年间,手工制茶甚盛,从“茶靛两项之利,约当杉木之利而余”可证。光绪三年(1877年),茶叶开始出口。道光年间,开化县已成为眉茶主要产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产茶叶约2000担。民国二十二年产茶叶2500担。民国三十六年种茶1000亩,产茶叶1500担,输出300担。民国时期,茶叶是开化县的大宗产品。
【典当】常山县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批准领取部帖的牙行25家,典当2家。光绪十二年(1886年),有牙行53家,典当2家。
明清时期,常山食盐销售,除本县外,还担负江西省广信府7个县食盐供应。乾隆八年(1743年),经销食盐7156引(一引为100公斤)。民国二十八年成立盐业工会,有盐商9家。
龙游县志记载,唐代手工造纸初具规模,元书纸列贡品。宋代有兴旺的印刷业,刻书坊遍布县城,衢刻版本驰誉两浙。清康熙《常山县志》载:“吾常土产以纸为首”,“每数岁打造官纸发价数千万两”,“名色不可枚数,凡南直隶河南等处赋罚及湖广福建大派官纸,俱来本县及玉山买纳”。纸品有日历纸、科举纸、册纸、三色纸、十九色纸、玉版纸等。清末及民国时期,造纸成龙游县内规模最大手工业。同治年间,林山乡大源村农家建造纸槽,生产毛边纸。民国期间,常山造纸以生产花笺纸、南屏纸为主。
西周时期有原始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有青铜器、铁器。秦汉时期的铜镜、铜鼎、铁釜等,工艺精致,表明当时的冶炼、铸造技术已有相当水平。唐代,已在南山(湖湖南镇山前峦)开采银矿。明嘉靖年间,球川(常山)曾开采金属矿,百斤矿石炼银30两。明万历十三年《常山县志》载:“今止四五两耳,脉且尽矣”。
经济林木业:衢县是我国古老桔区之一,已有1400多年的栽培历史。北魏时期的《水经注》就有本县产芳枳、金橙的记载。南宋陆游《柯山道上》诗中有“午酌金丸桔”的描述。据芳村镇上猷阁村宗谱载,常山油茶生产宋末元初已有广泛分布。历史上称衢桔为“红老虎”,是衢县的拳头产品。明清时期盛产柑桔、竹纸、桕蜡,有“红黄白三老虎”之谓,畅销省内外。明清时期,已逐渐培育出品种优良的桔树。据明何乔远的《闽书》记述:“近时天下之柑以浙之衢州、闽之漳州为最”。明朝时期,以航埠为中心的沿江两岸已盛栽柑桔,而且“自明以来入贡,晚清始罢免”。民国时期本地设有桔行购销,或由沪、杭行商运销。民国二十四年,每亩可产桔五六千斤,全县每年产桔二百万斤,运销于沪、杭各地。至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常山县已产油茶1000余担。
传统手工业:明朝,开化县霞山乡龙村张卯生石刻甚佳。清初,汪士明嵌螺钿工艺甚有名气。清末,已有铁、木、竹、裁缝、油漆、雕刻等手工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