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改长水县为由拳县。“秦始皇恶其势王,令囚徒十余万人城污其地,表以恶名,改曰囚卷,亦曰由拳也。”《宏治志》说,余杭有由拳山,以由拳山人隐此得名。三国吴孙权黄龙三年(公元231年)”由拳野稻自生”被视为祥瑞之兆,改由拳为禾兴县。次年改年号为嘉禾。嘉兴市简称禾,亦源于此。赤乌五年(242年)春正月,立和为太子,因避太子“和”宇讳,改为嘉兴县。
五代晋天福三年(938年)于嘉兴置秀州,为嘉兴建州之始。秀州以秀水为名。秀水一名绣水。相传天晴时常现五色,故名。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赐名亮禾郡。明宣德四年(1429年)析嘉兴县西北置秀水县。民国初并嘉兴、秀水为嘉禾县。1914年因与湖南省嘉禾县重名,恢复嘉兴县名。1949年设嘉兴市,1958年撤销,1979年复置。1981年撤销嘉兴县,并入嘉兴市。1983年升为省辖市,设立城区(1993年10月更名为秀城区,2005年更名为南湖区)和郊区(1999年6月更名为秀洲区)。
新石器时代,嘉兴是马家滨文化的发祥地;距今7000年前,市境就有先民从事农牧渔猎活动。春秋时,地名为长水,又称槜李,吴越两国在此角逐;战国时,被划为楚境。秦置由拳县、海盐县,属会稽郡。两汉时,煮海为盐,屯田为粮。三国时,吴国雄踞江东,划由拳县南境、海盐县西境置盐官县。吴黄龙三年(231年)“由拳野稻自生”,吴大帝孙权以为祥瑞,改由拳为禾兴;赤乌五年(242年)改称嘉兴。两晋、南北朝时,嘉兴得到进一步开发。隋朝开凿江南运河(即杭州经嘉兴到镇江的大运河),给嘉兴带来灌溉舟揖之利。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年),划嘉兴县东境及海盐、昆山等县部分辖地置华亭县。唐代,嘉兴屯田27处,已成为中国东南的重要产粮区。五代十国时,吴越国在嘉兴置开元府,嘉兴从苏州分离出去,领嘉兴、海盐、华亭3县;是嘉兴县首次设州府级政权。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年),因吴越王钱元瓘之奏靖,在嘉兴置秀州,领嘉兴、海盐、华亭、崇德4县。北宋改秀州为嘉禾郡;南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年)升郡为府,后改嘉兴郡。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嘉兴郡为嘉兴府安抚司,旋升为嘉兴路总管府。宋元时,嘉兴经济较发达,被称为“百工技艺与苏杭等”;乍浦、澉浦、青龙等港口外贸频繁,海运兴隆。明代宣德四年(1429年),划嘉兴县西北境为秀水县,划东北境为嘉善县;划海盐县置平湖县;划崇德县置桐乡县,嘉兴府下辖7县,称一府七县。此后的四五百年间,嘉兴府县的体制基本未变动。这一时期内,在农业与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日趋繁荣,棉布丝绸行销南北,远至海外。嘉兴王江泾镇的丝绸有“衣被天下”的美誉;嘉善有“收不完的魏塘纱”谚语;桐乡濮院镇的丝绸以“日产万匹”名闻遐迩。据明代弘治年间的《嘉兴府志》记载:“嘉兴为浙西大府”,“江东一都会也”。明末清初时,清年攻破嘉兴后,进行了屠杀,致使损失惨重,不复当年繁华。中期时,清政府进行了赋税整顿和改革,并多次对杭州湾沿岸的海塘进行修筑,嘉兴的社会经济才逐渐好转,市镇也恢复了繁荣。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克嘉兴,建听王府,为当地军政领导机构。中期后,由于受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封建主义的剥削,嘉兴的经济和城市面貌又日渐衰落与凋敝。 1911年11月7日,辛亥革命光复嘉兴,成立嘉兴军政府。民国初,废府存县,改称嘉禾县,后复称嘉兴县。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的一艘船上召开,宣布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9年5月7日,嘉兴解放,分设嘉兴市与嘉兴县。1983年8月,撤嘉兴地区行政公署,分设嘉兴市、湖州市;嘉兴市设城区与郊区,下辖嘉善、平湖、桐乡、海宁、海盐5县。1985年1月,嘉兴市区及所辖嘉善、桐乡、海宁县被列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至1988年,嘉兴市及所辖5县均被列为经济开放区。1993年11月,嘉兴城区更名为秀城区;1999年6月21日,郊区更名为秀州区;2005年嘉兴秀城区更名为南湖区。
嘉兴的丝绸业起步较早。1958年,吴兴县钱山漾遗址(距今已有4700多年历史)出土的丝织品,证明了嘉兴地区那时就已经有了原始的缫丝织绸技术。
又据史料记载,嘉兴地区丝绸生产的发展,始于三国时期孙权(222—252年)对浙江的经营。当时,海昌(今海宁)都尉陆逊就曾在境内“督劝农桑”。
唐代,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杭嘉湖的丝绸业迅速崛起,所产丝织品如吴绫等,驰名天下。五代时,吴越“闭关而修蚕织”,更为两宋丝绸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宋高宗南渡,附马濮凤(原山东曲阜人)扈从至浙(嘉兴桐乡),在原是“平衍千里”的草荡定居,经营蚕织,故后来该镇定名为濮院。濮院所产的绸,历史上称濮绸,是当时嘉兴丝绸的名产品。该镇领先的丝织技术,对嘉、湖丝绸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此外,桐乡崇德的狭幅绢精美无比;嘉善魏塘密家的绢被称为“密机绢”,为当时的画家所乐用。还有,海宁硖石的“紫微调”,据称是用紫微山泉煮缫而成,算得上是上乘珍品。
明代时,嘉兴丝绸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营丝绸业获千金之家的不少。然而,在后期的发展中却遭到国内外两方面的阻碍与破坏。国外,倭寇在沿海的海盐、海宁等地抢劫蚕茧,掳掠缫丝,极大地影响了嘉兴地区蚕织生产的发展。国内,封建统治者实行重税和专卖等政策,开设官办织造局,以低价硬派机户织造官用的丝织品,阻碍了丝织业的进一步发展。
清代前期,嘉兴民间的丝织业,随着蚕丝生产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扩大,冲破了官营织局的种种阻力,仍有较大的发展。嘉道后,由于绸市移至江苏的盛泽镇,嘉兴的丝织业才逐渐衰落。
近代,随着民族资本工业的产生与发展,嘉兴的丝织业也有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1912年至1928年为全盛期,有“机杼千户,日出万绸”之誉。濮院的丝绸同业组织,即创始于1914年。
然而,从1924年开始,由于军阀混战,丝绸滞销,再加上国外人造丝织物侵夺国内市场,造成生产日减,相继停产。直到解放前夕,嘉兴的丝织业全部属于乡镇农民家庭生产形式,且主要在濮院、王江泾一带,为数不多,步履艰难。
嘉兴的绢纺工业,始建于二十世纪20年代初期,是我国自己创办的最早近代绢纺工业生产基地,经历了民族资本、日伪经营、官僚资本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迂回曲折的发展道路。
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具有绢纺、细纺、织绸、漂练一条龙的生产配套设施,是桑蚕绢丝类产品外贸出口的重要基地。生产规模、技术设备、科研成果、产品质量等,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典当】明朝初期,嘉兴就有徽商开设的当铺。嘉兴项子京家也开设“质铺”,其家族财富达百万银两。明末,嘉兴城内有一大批富人,专门放债取息。
清朝同治六年设立的茂盛丰典,是近期较早的当铺。
民国初年,嘉兴六县有典当不下60余家。民国二十一年后,全区典当倒闭甚多,只剩29家,抗战爆发后,全部停业。
【钱庄】清朝光绪六年前后,嘉兴县塘湾街设有恒丰钱庄,系本地人屠吉甫独资开设。
清末民国初期,嘉兴有专门兑换的钱庄3—4家,当时称剔拔庄。至1920年,只剩康泰一家,系朱菊卿独资开设,嘉兴沦陷时停业,此后未再复业。抗战前夕,嘉兴县汇划钱庄先后开设有20多家;1933年后,有的停闭,有的继续营业,也有新设立的。民国二十四年一月,嘉兴的钱庄几乎全部倒闭。抗战胜利后,复业的钱庄只有三家。
全国解放后,嘉兴的三家钱庄继续营业,1950年全部停歇。
【银行】在嘉兴开设的公私银行有多家,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浙江省银行与中国银行。创办于清朝末年的浙江省银行嘉兴支行,是浙江省办的地方性银行,中间经多次改组。
民国十二年,浙江地方实业银行划分为两家,一为浙江实业银行,划归商股接办;另一为浙江地方银行,成为完全官办的地方银行,民国二十年十月,国民政府明确规定该行为浙江省立银行。抗战爆发后,嘉兴地区的浙江地方银行全部撤退到丽水集中办公。抗战胜利后,嘉兴浙江省银行复业,下辖各县机构也先后复业。
民国三年八月二十四日,中国银行嘉兴支行成立。民国二十六年,嘉兴沦陷,该行撤退到上海与中国银行杭州分行合并办公。民国三十二年,从上海返回嘉兴营业。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二十六日,抗战胜利,中国银行杭州分行派员接收,恢复战前的中国银行嘉兴支行。
从1949年开始,嘉兴的诸多银行业务收缩,各信用合作社也相继停顿。直到新中国成立,信用合作社才有新的创建。
嘉兴解放后,仍有4家私营银行继续营业,但为时不久均自行清理停业。
嘉兴地处东南沿海,从南宋起,嘉兴的海盐澉浦与平湖的乍浦就已相继被开辟为海港。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四方百货所凑,澉浦为近畿地,番货毕集,市镇繁荣。平湖乍浦,居杭州湾北岸,宋淳祐六年(1246年)设乍浦市舶提举司,是浙北的主要出海口。
元代,嘉兴的航海与外贸业发达。元代至元十四年(1277年),在海盐的澉浦港设市舶司,与上海、 庆元(宁波)一起作为三大对外通商大港。元代至元十九年(1283年)十二月,开创漕粮海运;元代至大四年(1311年),嘉兴、松江秋粮全部实行海运,自嘉兴澉浦出海的粮船连樯接舻。而平湖乍浦港的崛起,则得益于优良的港址。
明代因防倭禁海,澉浦豪商大贾尽散,镇市非复昔时之盛。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收复台湾,第二年澉浦复设口岸。清代后期,由于澉浦港口日益淤浅,运航功能消失,只与钱江对岸的慈溪、上虞仍有民间船只来往。明代的平湖乍浦港也遭海禁。自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解除海禁后,乍浦港重新开港通商贸易,运及日本、暹罗、安南、吕宋、爪哇等国家和地区,可见当时海运的发达。乍浦倚山临海,地势险要,素有“浙西咽喉”、“东南雄镇”之称,是浙江沿海的重要军港。乍浦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稳定的深水岸线,历来被人们所重视。
民国八年(1919年),孙中山先生曾在《建国方略》中,计划将东方大港设立在乍浦岬与澉浦岬之间。
新中国成立后,乍浦港几度筹划。嘉兴撤地建市后,乍浦港已列为“七•五”期间的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一期在外海建万吨级、千吨级泊位各1个;内河码头100吨级泊位12个,年吞吐最为100万吨。1996年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港口,二期工程计划建设1.5万吨级多用途码头和2.5万吨级的燃料码头;再加上为上海金山石化服务的陈山原油码头,年吞吐量将达千万吨,乍浦港已是长三角南翼的重要口岸。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和乍(浦)湖(州)铁路的开通,嘉兴新港(乍浦港)的腹地深入到苏南、皖南,港口的作用将更为突出,发展前景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