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地域

温州古为瓯地,也称东瓯。位于中国东南都的瓯江下游南岸,是沿海港口城市,浙江省辖市,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远在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至今为止,温州境内已发现先秦时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00余处,出土文物有石锛、石镞、石矛、石凿、石网坠、石刀、石斧、石镰、石犁及石纺轮等;另有夹炭陶片和夹粗沙陶片等。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楚威王破越国,杀越王无疆;越部分族迁东瓯定居。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统一中国,划天下为36郡,温州属闽中郡 。西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惠帝刘盈封驺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东汉顺帝永和三年(138年),在章安的东瓯乡置永宁县(瓯江北岸),为温州建县之始。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年),在临海郡温峤岭以南地区置永嘉郡,建郡城于瓯江南岸,为永嘉建郡之始。相传因有白鹿衔花而过,故名鹿城。治所设于永宁,辖永宁、安固、横阳、松阳四县。南朝宁武帝永初三年(422年),谢灵运贬宁永嘉,遍历诸县,多有题咏,成为山水诗鼻祖。郑缉之撰《永嘉群记》,是温州最早的地方志,今仅存孙诒让辑本一卷。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永宁、安固、横阳、乐成四县合并,称永嘉县、属处州。后三年,处州改名为括州,州治设在括苍(今丽水市)。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括州为永嘉郡,郡治仍在括苍。辖永嘉、括苍、松阳、临海四县,计10542户。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永嘉郡为括州。次年,在括州的永嘉县置东嘉州,辖永宁、安固、乐成、横阳四县。唐玄宗天宝元年(724年),改温州永嘉郡,辖四县,共计42814户,241690口。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改永嘉郡为温州。民国时期(1911年),武昌起义后,11月29日温州成立军政分府,徐定超任临时都督。翌年7月,废温州军政分府,置温州府。1914年6月,置瓯海道,辖温州、处州二府,道尹公署驻永嘉县,属浙江省。1932年,建立行政督察区。温州区初称浙江省第十行政督察区,督察专员办事处驻永嘉县,后数度更名,称第四特区、第三特区、永嘉行政督察区、第八行政督察区,1948年4月,改称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7日,温州和平解放,建立温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8月26日成立第五专区,并设温州市。建国后,改称温州区专员公署。其后,名称和辖县有所变动。1981年9月,温州地区和温州市合并建立温州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兴起与发展

远在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已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

约公元前25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在温州境内已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00余处,出土有石犁、石镰、石斧、石锛、石刀、石凿、石镞、石网坠、石矛及纺轮等劳动工具。尚有夹炭陶片和夹粗沙陶片。先民从事渔猎和耕作。前475-前221年战国时代),前333年(楚威王七年),楚威王破越国,杀越王无疆。越部分族迁东瓯定居。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统一中国,划天下为36郡,温州属闽中郡。

公元前192年(西汉惠帝三年)惠帝刘盈立驺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

138年(东汉顺帝永和三年)分章安之东瓯乡置永宁县,西犹兼处州地,户不满万。县始于瓯江北岸。是为温州建县之始。

323年(东晋明帝太宁元年),析临海郡温峤岭以南地区置永嘉郡,治所设于永宁,辖永宁,安固、横阳、松阳四县。建郡城于瓯江南岸,相传有白鹿衔花而过,故后名鹿城。是为永嘉建郡之始。

422年(南朝宁武帝永初三年)谢灵运贬宁永嘉,遍历诸县,多有题咏,成为山水诗鼻祖。前此数年,郑缉之撰《永嘉群记》,是温州最早的地方志,今存孙诒让辑本一卷。

589年(隋文帝开皇九年)永宁、安固、横阳、乐成四县合并,称永嘉县,属处州。后三年,处州改名为括州。州治设于括苍(今丽水市)。

607年(隋炀帝大业三年)改括州为永嘉郡,郡治仍于括苍。辖永嘉、括苍、松阳、临海四县,计10542户。 621年(唐高祖武德四年)改永嘉郡为括州。次年,析括州之永嘉县置东嘉州,辖永宁、安固、乐成、横阳四县。自此以后,历1300余年至今,州名无改,州境亦无大变。

724年(唐玄宗天宝元年)改温州为永嘉郡,辖四县,共计42814户,241690口。

758年(唐肃宗乾元元年)复改永嘉郡为温州。    

1911年(清宣统三年)武昌起义后,11月29日,温州组成军政分府,徐定超任临时都督。翌年7月废温州军政分府,置温州府。1914年6月置瓯海道,辖温州、处州二府,道尹公署驻永嘉县,属浙江省。1932年建立行政督察区。温州区初称浙江省第十行政督察区,督察专员办事处驻永嘉县,后数度更名,称第四特区、第三特区、永嘉行政督察区、第八行政督察区,1948年4月,改称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7日温州和平解放,建立温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8月26日成立第五专区,并设温州市。建国后,改称为温州区专员公署。其后,名称和辖县有所变动。1981年9月温州地区和温州市合并建立温州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主要产业

早在夏商时期,温州的原始居民(瓯越人)就曾居住在沿江的小山坪上,以渔猎为生,与中原有水上交通往来。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瓯江一带就已开始使用岗舟、轻舟、楼船等木质船。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东瓯(今温州)的沿海交通有了一定的发展,已是我国的九大重要港口之一。

三国时期,温州的航海业和造船业已很发达,在今平阳仙口一带,建有“横屿船屯”,是当时江南的三大造船基地之一。

东晋时期,永嘉楠溪一带的“漂瓷”,通过内港、内河,南可运到今瑞安、泰顺等地;西可运到今丽水、龙泉等地。

据史料记载,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商人李处人首辟泪州至日本值力口岛航线。其实,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时,温州就已开辟了这一航线。五代十国时(907—960年),温州的“航海收入,岁贡百万”。五代时期的温州,已与北方的登州、莱州等滨海城市建立了直接的贸易关系。

北宋时,温州的造船业已名列前茅,形成了“城脚千家具船楫”“一片繁华水上游”的局面。宋时的永嘉、温瑞、瑞平内河,已成为漕运及食盐运输的要道;沿河一带,也已逐渐形成了内河运输埠头。

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或稍前,沼州设贪了市舶务,管理海外贸易,这是温州海运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绍兴二年(1132年)与淳熙十四年(1187年),先后开通乐琯塘河和沮玛塘河,使内河与港口沟通。宁宗庆元元年(1195年),因福建泉州港的兴起及军事方面等原因,温州港的海运曾一度衰落。南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年前后),除日本外,还与高丽(今朝鲜)及东南亚各国发展海上贸易往来。

元代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127年),温州设立市舶司,成为国际通商口岸。之后,温州也成为“番人荟萃”的通商口岸。

明代,温州建有遮洋船。因漕运的需要,明代政府下令温州和明州(今宁波)建造百余艘遮洋船。明代洪武四年(1371年),为防止沿海居民出海与方国珍部及倭寇勾通,实行海禁。万历末年(1619年),倭患平灭后,海上交通逐渐恢复。

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又一次宣布“禁海令”,严禁商民船舶出海,以隔绝沿海人民与郑成功的联系。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政府下达“迁界令”,强迫滨海居民内迁。规定村民“寸板毋入海,粒米毋入疆。”直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才开海禁。次年在宁波设海关,温州为下设15口岸之一,并在宁村、状元桥、黄华、蒲炉设4个旁口,温州海上贸易开始复苏。次年,温州货船往来与日本及东南亚各国进行贸易活动。光绪二年(1876年)九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国烟台条约》,温州被迫辟为通商口岸。次年4月,福州海关成立,温州港正式对外开埠。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国外购建了一艘夹板船,向瓯海关办理登记手续。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一月二十二日,第一艘仿制的“源亭”号夹板船,在温州建造成功。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后,温州的沿海运输日趋兴旺。兴绪三十二年(1906年),以瑞安项申南为主合资创办的永璟 轮船公司成立(1914年改组,取名适济轮船公司),是温州最早经营内河客货运输的私营企业。

民国时期,由于近代工商业的兴起,温州的航运事业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民国十九年(1930年),经过海关的进口货值比民国八年(1919年)增加2.7倍,年平均递增12.6%,港口吞吐量达到抗战前的最高水平。

温州产盐历史悠久。唐代设永嘉监,居全国十监之首,朝廷派宗室李渭为永嘉盐官。

宋代制盐始创“刮泥淋卤”法,实行官煮商卖,盐丁制盐,按丁纳课,每斤盐的收购价为4—6文,官府售给老百姓为每斤8—17文。南宋时,已有天富北监、长林、双穗、永嘉、南监5场,形成永、玉乐、璃、平四县沿海一带的产盐区。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设密鹦(今玉环)、永嘉二盐场。北宋淳化年间(990—994年),温州设天富南北监,下辖密鹦(今属玉环县)、永嘉二场。宋至道三年(997年),温州天富南北监密鹦、永嘉二场,办盐74000余石(每石50斤),合1850吨。

元代实行民产官收制。

明代洪武元年,天富南监岁办盐3855引(每引400斤),合731.2吨。嘉靖十三年(1534年),永嘉场产盐718吨。隆庆年间,长林场岁办盐869.25吨。明代洪武元年实行凝团公煎法,每引收购价给工本米一石。

清代同治年间,实行“坦晒”成盐法。康熙年间,天富南监岁办盐800吨。乾隆年间岁办盐1183引,合236.8吨。嘉庆年间,双穗场岁办盐1009.55吨。嘉庆六年(1801年),长林场产盐900吨。至宣统三年(3911年),已达99000石,合2475吨。清代的管理方法是将盐户编入保甲,煎有定时,产有定额。

温州的手工造纸,晚唐及五代时就已闻名遐迩。

据宋代的《三柳轩杂记》记载:“温州作蠲纸,洁白竖滑,大略类高丽纸,东南出纸最多,此当为第一。”宋至和年间(1054—1056年),温州蠲纸被列为贡品,与嵊县剡藤纸、余杭由拳纸并列为浙江三大名纸。

明代衰落,技法失传。明清间,有屏纸、七刀、花笺等土纸生产。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泰顺柳峰乡墩头村利用祖传手艺,家家户户从事棉纸生产。晚清时,平阳土纸作坊亦趋兴盛。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大明振记纸厂创设,始产蜡纸原纸。民国二十八年,大明印刷拖蜡部开始生产蜡纸。三十七年,山西瓷器厂造纸部开始手制低档白报纸和包装纸。